English

旧货市场为何受冷遇

1998-10-12 来源:光明日报 阿莲 我有话说
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各种生产资料及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,由此,旧货也越来越多。同时,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的大量积压、闲置产品也在寻求用武之地。于是,旧货市场应运而生,发展迅猛:国内贸易部确定全国47家旧货调剂试点单位;众多商场将开办旧货市场作为处理积压品,谋求发展的举措。一时间旧货市场遍地开花。

然而,结果有违人们的想象与愿望,在全国旧货调剂试点单位之一的西安中北旧货市场,笔者看到,直接参与交易的卖家和买家并不多,租出的近三分之一小型摊位,大多是临时经营性质,在所出租的摊位中,电子音像制品交易摊位占有极大比重,出现了“主营冷清,副营红火”的现象,在陕西省咸阳市抗战路的工农兵商城旧货市场,情形相似:偌大的营业厅内顾客寥寥,出现了营业员比顾客多的现象。又据报载,石家庄的旧货市场也是“门前冷落车马稀”……

人们不禁要问,旧货市场为何会出现“剃头匠的担子”一头热的现象呢?

笔者的一位朋友,日前准备将自己的386电脑更新换代为586电脑,便携电脑来到旧货市场,令人吃惊的是,同一台386电脑,在不同的商家面前,其折算价格竟可以相差一倍多。有的干脆不收购,只负责寄存代售。面对各有“根据”的收购价,这位朋友大为困惑,悻悻而返,与此相对应,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旧货市场,其售价亦为悬殊,更别提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市场了。笔者调查发现,一台八成新的长虹21英寸彩电,在西安民生旧货市场、百隆旧货市场、中北旧货市场售价相差可达300元之多,收、售价的差异,反映出旧货鉴定、评估、核价标准的缺乏,致使人们在交易中没有公平的感觉,甚至有吃亏之虞。

旧货市场的建立,其本身就是为了方便处理旧货而设立的。但是,在目前的旧货市场经营中,绝大多数商家因人手、经济等因素的制约,并没有多少便民措施,商家多半是坐商而不是行商。要出售代售旧货?送上门来!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些“游击队”——小商贩走街串巷,上门收购,你只需动嘴而不需动手,虽说明知这样会减少收入,但确实方便。

与此同时,以旧换新业务的日渐红火,以及其范围的不断扩大,也使得旧货交易颇有釜底抽薪的感觉。面对出售旧货中的不方便和压价,人们便将旧货源源不断地送到商场,换回崭新的商品,在某种程度上更为方便、实惠。这样一来,旧货市场便显得“清汤寡水”,收购环节上的薄弱,本已使得旧货交易在某种程度上处于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的境地,而销售环节上的粗糙促销做法,则更使得旧货交易背腹受敌。在诸多旧货市场,笔者看到,陈列的物品多半“衣冠不整”,甚至连油渍污点也赫然在目,全然是货真价实的旧货模样。如此形象,怎能讨人喜欢?消费者

面对这样的商品不但要会用,而且要会修,会“美

容”……而旧货售后服务的缺憾,更使得人们面对旧货踌躇再三。在西安民生旧货市场,笔者看到《顾客须知》明文规定:“由于所售商品的特殊性,出售商品概不退换”,本就对旧货有千忧万虑,如此须知怎能不让人考虑再三?

如果说这些都是旧货市场冷清的外在原因,它是旧货市场发展初期本身不完善所带来的,那么,人们观念的滞后则是其举步维艰的内在原因,内贸部规定:旧货不仅是指旧的耐用消费品以及技术更新淘汰下来的生产资料,还包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的但未经使用便积压闲置下来的产品。但在笔者的调查中,有近九成的人认为,旧货就是指别人用旧了不愿再用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物品,别人都不用了,自己为何还要用?岂不掉价!宁可多花点钱买新的,用着放心、体面,又何必用已经没多大价值的“旧货”?

发展旧货市场,是社会之需,其前景无疑是十分广阔的,这就需要号脉诊断对症下药。笔者认为,有关部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,制定、完善旧货交易中的鉴定评估等标准和原则是当务之急,在此基础上,商家也应加大旧货市场的宣传力度,以促进消费者的观念转变,尽其所能建立诸如电话预约,上门收购等便民措施;同时,不妨借鉴连锁店的做法,将经营触角伸向居民区、农村等广阔天地,让顾客卖得方便满意,买得高兴,以求得皆大欢喜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